眼前摆着许多寓意美好的“鱼戏莲”“凤凰戏牡丹”“喜上眉梢”等刺绣鞋垫,一双双形态各异,灵动传神。构思精巧不失传统;针法舒展而对称严谨;色彩艳丽而不娇媚。特别是其中一对“富贵平安”图案的刺绣是最具原生态的,其颜色由浅入深,由疏到密,针线起伏层层变化。当我们面对这些天工之作的时候,更惊诧于它们竟然都是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手。
这些刺绣的主人叫杨香莲,1925年生,府谷黄甫李寨人,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精于女红,又特别对府谷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老人没有读过很多的书,但她知晓礼义,这都在她的作品里有所展现。她的刺绣内容涉及面广,花鸟草虫、神话人物,在她的飞针走线下,活灵活现,各有千秋,省市专家对她的刺绣也是赞不绝口。
说起伴随她一生的刺绣,老人用自己的智慧语言回答:“这是我现在健康的原因。”是呀,人总有个爱好,总要用一个东西或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这样心里就不会寂寞。现在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模样。同样,我们也很难在老人身上看到生活对她有过什么磨难。
在过去的年代,老人自然也受过不少苦,出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老人一直没有放弃刺绣这一技艺。农闲时节,她总是邀几个同村伙伴坐在一起,边绣边拉家常,时光在针尖线里一直伴随着她走到现在。如今,老人的刺绣作品在同行眼中说起来可谓是珍宝,但在她看来就是雕虫小技,因为技艺娴熟于心,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老人还热情大方,她绣出的作品一般都随手送人,只要你看上了,老人毫不吝啬,拱手相送。问及老人对自己刺绣的看法,老人不无幽默地说:“如果府谷人每人都垫上我的鞋垫才好呢。”
老人居住的地方是一个旧式窑洞大院,院里住着五六户人家。因为老人手勤,现在院里的妇女都向她学习刺绣,老人也很热心地给她们指点,并且以身示范,耐心细致,还无私提供鞋垫样图,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着自己。有时谁家的亲戚来串门,她都记在心上,下一回就把配有吉祥图案的合脚的鞋垫双手捧在邻家面前。有时候外面来切磋技艺的,老人就把院里妇女叫在一起,共同探讨。
老人除了刺绣,面艺和剪纸也毫不逊色。她用面捏的十二生肖模样也是相当传神,造型多不拘于传统,有很多乡土元素在里面,让人想到了摩崖上的壁画艺术。还有老人做的小孩头生生虎头鞋,很有生活味道,让人看了格外喜爱。知道老人的人都说她是藏于民间的艺术大师。
88岁,本该是一个安享晚年的年龄,但88岁的杨香莲老人却让人多出几许对生命的敬畏。在我们更多地被老太太强大的人格魅力所征服的时候,对未来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