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民间匠艺画作为民间传统美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全县各地均有分布。最流行和最具影响力的有壁画、炕围画和民间风俗画,这些画作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情趣,丰富和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
据史料记载,神木壁画的产生应在汉代,从近年来神木境内大保当古墓出土的汉画像石可见一斑。壁画最先出现在寺庙里,因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崇尚神仙道教,这一传统思想深深映在人们的脑海。为了生存,人们为神话里的神仙以及流传在民间的英雄修建庙宇,把他们的像画在庙堂里的墙壁上,上香敬拜,以消灾祈福。后来民间的名门望族为了振兴家业,显贵扬威,也在庄院府宅内装壁作画,画的内容离不了忠、孝、礼、义和富贵吉祥。这一风尚一直流传至今,特别是乡村的庙宇壁画,经久不衰,成为一道文化景观。
炕围画和风俗画在神木兴起是在明清时期,从前神木属于边塞军事重镇,战事频繁,百姓无法过上安稳的生活。战事平息后,百姓生活环境相对稳定,虽然没有摆脱贫穷,但耕者有食,商者能安。加之神木农贸交易市场的活跃,吸引了晋陕蒙客商的往来,神木经济势头渐渐好转,百姓的生活信心与日俱增。于是各种匠艺人应运而生,生活宽裕的家庭开始整修房屋,请来画匠装饰炕墙,画炕围画;有的家庭还请画匠在画布和宣纸上作画,画好后装框挂在室内的墙上,这一美化家庭的风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兴盛,一直延续到现在。
神木民间匠艺画分布在全县各地,辐射到周边县域。重点集中在县城和中南部集镇码头的高家堡、解家堡、花石崖、马镇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