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神木新闻网:
10月22日,由长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话剧院选送的大型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前去观看。
“大青山,高又高,大山脚下是学校,天再黑,我不怕,灯笼照我走山道。”随着童声合唱的响起,一个个红红的灯笼照亮了舞台,一群孩子唱着欢快的儿歌走到台前,《大山里的红灯笼》由此正式上演。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城里孩子在东北山区的变形记,发生在城市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一系列令人捧腹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偏远的东北山区,留守儿童们天不亮就得起床,每人拎着一个红灯笼,翻山越岭去上学。来自省城的学生郑天宇,由于不好好学习,被爸爸以“特殊教育”为名送到大山里,和留守儿童一起上学。刚开始郑天宇和山里的孩子们无论生活习惯还是理念都格格不入,闹出了一系列笑话,随着和山里孩子们的相处,郑天宇发现了这群孩子背后的故事,被他们所感动,并逐渐融入到了这群留守儿童中。最后,在郑天宇的帮助下,这群山里孩子的上学环境得到改善,而他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教育。
《大山里的红灯笼》不仅在主题内容上做到了深刻、丰富和耐看,而且在舞台美术、灯光设计等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做到了新奇、美观和好看。剧中,大红灯笼作为道具,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为剧情推进有力地烘托了氛围。故事情节从红灯笼开始,起初是城里孩子的骄横、叛逆带来的一连串的笑料,逗得现场的小观众笑得前仰后合。随之而来的是红灯笼背后一个个留守儿童坚强又心酸的故事,大山里的孩子想要和家人团聚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刻苦努力的过程,以及他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成长,又引得现场的小观众们眼含泪花。在全剧的尾声,天宇离开学校的那天凌晨,赶来送别的老师同学们举着红灯笼为他照亮前方的道路,点点烛光渐渐变成了天边一大片红彤彤的霞光。演员们极具想象的创造力、钻透人心的表现力以及童心不灭的激情,深深地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剧场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我觉得,这样的剧目应该多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看看,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现实生活。”专门从榆林市带着孩子赶来现场观看演出的家长高静娜说,要不是看了这个剧目,自家的孩子也许不会知道大山里的孩子读书会如此的艰苦和不容易。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意犹未尽,用长时间的掌声为精彩演出喝彩。大家都说,故事很真实、很感人。正在上小学的小观众李卓青说:“在城市里面我们根本都不知道山里的孩子那么苦,那么贫穷,然而他们还孝敬父母,热爱生活,还能努力学习,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好好学习!”
据了解,《大山里的红灯笼》是长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话剧院历经两年打造的舞台精品,该剧以儿童的视角去描写孩子的生活、情感、性格和“梦想”,截至目前已演出了一百余场,创作团队囊括了“君子兰文艺奖”和“长白山文艺奖”等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