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文化馆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留言咨询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本馆文化
    本馆动态
    通知通告
  • 文学艺术
    美术
    书法
    摄影
    音乐
    舞蹈
    戏剧
    文学
  • 非遗展示
    非遗项目
    传承人
  • 展览培训
  • 免费服务
  •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
    艺术鉴赏
  • 文学
  • 基层活动
  • 荣誉奖励

工作动态

本馆文化
本馆动态
通知通告

联系方式

神木县文化馆
电  话:0912-8332554
地址:神木广播电视大楼三楼  文化馆
邮  编:719300
Email:admin@admin.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神木市文化馆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神木县文化馆
神木县文化馆

二十大热议

神木县文化馆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神木县文化馆
神木县文化馆
神木县文化馆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神木市文化馆全体党员干部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收看了开幕盛况的现场直播,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会后,党员干部反响热烈,他们谈感悟、讲感情、说作为,纷纷表示,要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任务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神木建设文化强市的新征程上贡献文化馆人的力量。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神木县文化馆

神木市文化馆 党支部书记 馆长 刘香妮

神木县文化馆

十年宏图起,而今从头越。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字字千钧、意韵深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一名文化文艺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群众满意,是深入我们骨髓的历史使命。

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主动投身文化事业一线,用心用情搞好服务,切实履行好一名文旅文化人的职责使命。以高质量的标准为神木群众文化文艺服务,切提升神木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努力为神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神木市文化馆 办公室主任 王秀英:

神木县文化馆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报告中提到文化近30次,在第八章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未来我国文化建设做出系统阐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全市文化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而不懈奋斗!

神木市文化馆 美术部主任 李少青:

神木县文化馆

谈到文化建设,有几个关键词:自觉、自信、自立、自强。这是我们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这对于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实现文化自立、文化自强。“自”,就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优势特点,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只有文化真正强起来了,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神木市文化馆 党务工作者 刘亚:

神木县文化馆

通过观看10月16日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及集中学习,我备受鼓舞,满怀信心。下一步,我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做好文化文艺工作。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扎实开展好单位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建业务水平,创造更多的党建工作成果,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神木市文化馆 音乐部主任 张咪:

神木县文化馆

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我们要保持最好的状态,最旺盛的斗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神木县文化馆

-END-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0-27 19:16:47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神木市文化馆开展职工趣味文体活动  下一条:神木市文化馆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文学|荣誉奖励|留言咨询|联系我们|站内搜索|网站地图

版权归神木市文化馆所有 陕ICP备16016948号-1

地址:神木市麟州街道人民路16号

0912-8332554

Powered by MetInfo 5.3.1 ©2008-2025  www.metinfo.cn